古诗文网

首页 > 古文典籍 > 孟子 > 第十四节

第十四节

   作者:佚名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要修筑薛城,我很害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他便离开,迁到岐山下居住。不是愿意选择那里居住,迫不得已罢了。(一个君主)如果能施行善政,后代子孙中必定会有称王于天下的。君子创立基业,传给后世,是为了可以继承下去。至于能否成功,那就由天决定了。您怎样对付齐国呢?只有努力推行善政罢了。”

注释
①薛: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战国初期为齐所灭,后成为齐权臣田婴、田文的封邑。
②邠(bīn):地名,在今陕西郴县。
③狄:即獯鬻,参看本篇第三章注。
④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点击查看详情

读解

  面对齐、楚两大强国,除了凿池筑城外,滕文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于是孟子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这就是古公太王迁岐之事。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因古公亶父为善,从者不计其数。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商代晚期,古公亶父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后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后季历终为商王所杀。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人追称的周文王。这都是几代人为善,所以能成就王者的缘故。《易大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论语•颜渊》上还有一段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说,你敬人民,人民就敬你,你孝慈,人民就忠诚,找一些善良的人来教育不能够善良的人,则就是劝化教导的办法了。这就是“风气”!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气”,就是从这里来的。孔子用很形象的语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领导人的人生规律就象风一样,如果是善的、好的,百姓也就是善的、好的。领导人的人生规律如果是恶的狠的贪的,老百姓也就跟着学习恶的狠的贪的。所以,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关键在于领导人、统治者,也就是“上行下效”。

  孟子没有鼓励滕文公做大做强,是因为即使现在能牺牲人民的利益来做大做强,那也是权宜之计,止可侥幸避过一时;而积善以贻子孙,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