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 典籍 > 天工开物 > 佳兵 > 佳兵译文

译文

  宋先生说:用兵是圣人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舜帝在位长达五十余年,只有苗部族仍然没有归附。即使是贤明的帝王,谁能够放弃战争和取消兵器呢?“武器的功用,就在于威慑天下”,这句话由来已久了。写作《老子》一书的人,怀有葛天氏“无为而治”的理想,书中有句话说:“兵器这玩意儿,是不吉祥的东西。”那只是警戒人们用兵要慎重罢了。

  制造新式枪炮的技巧,是西洋人较早使用后来经由西域和南方的边远地区传到中国来的,紧接着它很快就变化百出,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中国有些带兵的人已把发展兵器放到了第一位,难道这种想法对头吗?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即便有着巧妙的构思,武器的发展怎能到此为止呢?

  弧矢

  造弓,要用竹片和牛角做正中的骨干(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竹,就用柔韧的木料),两头接上桑木。未安紧弓弦时,竹在弓弧的内侧,角在弓弧的外侧起保护作用;安紧弓弦以后,角在弓弧的内侧,竹在弓弧的外侧。弓的本体是用一整条竹片,牛角则两段相接。弓两头的桑木末端都刻有缺口,使弓弦能够套紧。桑木本身与竹片互相穿插接榫,并削光一面贴上牛角。

  动手造弓时,先削竹片一根(秋冬季节砍伐的竹子较好,因为春夏砍的容易蛀朽),中腰略小,两头稍大一些,长约两尺左右。一面用胶粘贴上牛角,一面用胶粘铺上牛筋,加固弓身。两段牛角之间互相咬合(北方少数民族没有长的牛角,就用羊角分四段相接扎紧。广东一带的弓,不单用水牛角,有时也用半透明的黄牛角),用牛筋和胶液固定,外面再粘上桦树皮加固,这就叫做“暖靶”。桦树,东北地区产在辽阳,华北地区以河北遵化为最多,西北地区以甘肃临洮为最多,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也有出产。用桦树皮作为保护层,手握起来感到柔软,所以造弓把一定要用它。即使是刀柄和枪身也要用到它。最薄的就可用来作为刀剑的套子。

  牛脊骨里都有一条长方形的筋,重约三十两。宰杀牛以后取出来晒干,再用水浸泡,然后将它撕成苎麻丝那样的纤维。北方少数民族没有蚕丝,弓弦都是用这种牛筋缠合的。中原地区则用它铺护弓的主干,或者用它来作为弹棉花的弓弦。胶是从鱼鳔、杂肠中熬取的,多数在安徽宇国县熬炼。东海有一种石首鱼,浙江人常用它晒成美味的鱼干,用它的鳔熬成的胶比铜铁还要牢固。北方少数民族用其他海鱼的鳔熬成的胶,同中原的一样牢固,只是种类不同而已。天然的这几种东西,缺少一种就造不成良弓,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弓坯子刚刚做成之后,要放在屋梁高处,地面不断地生火烘焙。短则放置十来天,长则两个月,等到胶液干透后,就拿下来磨光,再一次添加牛筋、涂胶和上漆,这样做出来的弓质量就很好了。有的卖弓人不到足够的烘焙时间就把弓卖出,这样,日后就可能出现脱胶的毛病。

  用柘蚕丝为弓弦的弓就会更加坚韧。每条弦用二十多根丝线为骨,然后用丝线横向缠紧。缠丝的时候分成三段,每缠七寸左右就留空一两分不缠。这样,在弦不上弓时就可以折成三节收起。过去北方少数民族都用牛筋为弓弦,每逢夏天雨季就怕它吸潮解脱而不敢贸然出兵进犯。现在到处都有丝弦了,有的人用黄蜡涂弦防潮,不用也不要紧。弓两端系弦的部位,要用最厚的牛皮或软木做成像小棋子那样的垫子,用胶粘紧钉在牛角末端,这叫做垫弦,作用跟琴弦的码子差不多。放箭时弓弦的回弹力很大,有了垫弦就可以抵消它,否则会损伤弓弦。

  造弓还要按人的挽力大小来分轻重。上等力气的人能挽一百二十斤,超过这个数目的叫做虎力,但这样的人很少见。中等力气的人能挽八九十斤,下等力气的人只能挽六十斤左右。这些弓箭在拉满弦时都可以射中目标。但在战场上能射穿敌人的胸膛或铠甲的,当然是力气大的射手;力气小的人如果有能射穿杨树叶或射中虱子的,那是以巧取胜。测定弓力的方法是:可以用脚踩弓弦,将秤钩钩住弓的中点往上拉,弦满之时,推移秤锤称平,就可知道弓力大小。做弓料的分量是,上等力气所用的弓,角和竹片削好后约重七两,筋、胶、漆和缠丝约重八钱,这是大概的数字。中等力气的相应减少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下等力气的减少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三。

  弓的保管:藏弓最怕潮湿(阴雨天气先南后北,开始的节气,岭南是谷雨,江南是小满,江北是六月,河北、山东一带是七月。而以淮河和扬州地区的阴雨天气为最多)。军官家里常设置有烘厨或烘箱,每天都用炭火放在下面烘(不仅是阴雨天,春秋下雨或多雾的天气也都这样做)。士兵没有烘厨或烘箱,就把弓放在灶头烟道的凸起上。稍微照管不周到,弓就会朽坏解脱(近年来朝廷命令南方各省造弓解送北京,纷纷被退回,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弓如果离火就坏的道理,也没有人就此事上奏朝廷陈述个中原因)。

  箭杆的用料各地不尽相同,我国南方用竹,北方使用薄柳木,北方少数民族则用桦木。箭杆长二尺,箭头长一寸,这是一般的规格。做竹箭时,削竹三四条并用胶黏合,再用刀削圆刮光。然后再用漆丝缠紧两头,这叫做“三不齐”箭杆。浙江和广东南部有天然的箭竹,不用破开黏合。柳木或桦木做的箭杆,只要选取圆直的枝条稍加削刮就可以了。竹箭本身很直,不必矫正。木箭杆干燥后势必变弯,矫正的办法是用一块几寸长的木头,上面刻一条槽,名叫箭端。将木杆嵌在槽里逐寸刮拉而过,杆身就会变直。即使原来杆身头尾重量不均匀的也能得到矫正。

  箭杆的末端刻有一个小凹口,叫做“衔口”,以便扣在弦上,另一端安装箭头。箭头是用铁铸成的(《尚书·禹贡》记载的那种石制箭头,是用一种土办法做的,并不适用),至于箭头的形状,北方少数民族做的像桃叶枪尖,广东南部黎族人做的像平头铁铲,中原地区做的则是三棱锥形。响箭之所以能迎风飞鸣,巧妙就在于小小的箭杆上锥有孔眼,这就是《庄子》说的“嚆矢”。

  箭飞行得是正还是偏,快还是慢,关键都在箭羽上。在箭杆末端近衔口的地方,用脬胶粘上三条三寸长的三足鼎立形的翎羽,名叫箭羽(鳔胶也怕潮湿,因此勤劳的将士经常用火来烘烤箭)。所用的羽毛,以雕的翅毛为最好(雕像鹰而比鹰大,尾长而翅膀短),角鹰的翎羽居其次,鹞鹰的翎羽更次。南方造箭的人,固然没希望得到雕翎,就是鹰翎也很难得到,急用时就只好用雁翎、甚至用鹅翎来充数。雕翎箭飞得比鹰、鹞翎箭快十多步而且端正,还能抗风吹。北方少数民族的箭羽多数都用雕翎。角鹰或鹞鹰翎箭如果精工制作,效用也跟雕翎箭差不多。可是,鹅翎箭和雁翎箭射出时却手不应心,往往一遇到风就歪到一边去了。南方的箭比不上北方的箭,原因就在这里。

  弩

  弩是镇守营地的重要兵器,不适用于冲锋陷阵。其中直的部分叫身,横的部分叫翼,扣弦发箭的开关叫机。砍木做弩身,长约二尺。弩身的前端横拴弩翼,拴翼的孔离弩面划定一分厚(稍微厚了一些,弦和箭就配合不精准),与弩底的距离则不必计较。弩面上还要刻上一条直槽用以盛放箭。有的弩翼只用一根柔木做成,叫做扁担弩,这种弩的射杀力最强。如果弩翼是在一根柔木下面再用竹片(挨次缩短)叠撑的就相应叫做三撑弩、五撑弩或七撑弩。弩身后端刻一个缺口扣弦,旁边钉上活动扳机,将活动扳机上推即可发箭。上弦时全靠人的体力。由一个人脚踏强弩上弦的,《汉书》称为“蹶张”材官。弩弦把箭射出,快速无比。

  弩弦用苎麻绳为骨,还要缠上鹅翎,涂上黄蜡。弩弦装上弩翼时虽然拉得很紧,但放下来时仍然是松的,所以鹅翎的头尾都可以夹入麻绳内。弩箭的箭羽是用箬竹叶制成的。把箭尾破开一点,然后把箬竹叶夹进去并将它缠紧。射杀猛兽用的药箭,则是用草乌熬成浓胶蘸涂在箭头上,这种箭一见血就能使人畜丧命。强弓可以射出二百多步远,而强弩只能射五十步远,再远一点就连薄绢也射不穿了。然而,弩比弓要快十倍,而穿透物体的深度也要大一倍。

  本朝作为军器的弩有神臂弩和克敌弩,都是能同时发出两三支箭的。还有一种诸葛弩,弩上刻有直槽可装箭十支,弩翼用最柔韧的木制成。另外还安有木制弩机,随手扳机就可以上弦,发出一箭,槽中又落下一箭,又可以再拉扳机上弦发一箭。这种弩机结构精巧,但射杀力弱,射程只有二十来步远。这是民间用来防盗用的,而不是军队所用的兵器。山区的居民用来射杀猛兽的弩叫做“窝弩”,装在野兽出没的地方,拉上引线,野兽走过时一触动引线,箭就会自动射出。每发一箭,所得的收获只是一只野兽罢了。

  干

  “干戈”这个名字在兵器中是最为古老的,干和戈相连成为一个词,是因为后代的步兵和手握短兵器的骑兵经常配合使用干和戈。右手执短刀,左手执盾牌以抵挡敌人的箭。古时候的战车上,有人专门负责拿着盾牌,用来保护同车的人免中敌方的来箭。要是双手拿着长矛或者戟,那就腾不出手来拿盾牌了。盾牌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三尺,用杞柳枝条编织成的直径约一尺的圆块,盾牌上方的尖部突出五寸,它的下端接有一根轻竿可供手握,放在脖子下面进行防护。另有一种盾叫“中干”,那是步兵拿来挡箭或长矛用的,俗称傍牌。

  火药料

  关于火药和火器,现在那些妄图博取高官厚禄的人,个个都是高谈阔论,著书呈献朝廷,他们说的不一定都是经过试验的。在这里还是要粗略写上几页,附在卷内。

  火药的成分以硝石和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其中硝石的阴性最强,硫黄的阳性最强,这两种神奇的阴阳物质在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相遇,就会爆炸起来,不论人还是物都要魂飞魄散、粉身碎骨。硝石纵向的爆发力大,所以用于射击的火药成分是硝九硫一。硫黄横向的爆发威力大,所以用于爆破的火药成分是硝七硫三。作为辅助剂的炭粉,可以用青杨、枯杉、桦树根、箬竹叶、蜀葵、毛竹根、茄秆之类,烧制成炭,其中以箬竹叶炭末最为燥烈。

  战争中采用火攻的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等名目。毒火主要以白砒、硇砂为主,再加上金汁、银锈、人粪混和配制;神火主要以朱砂、雄黄、雌黄为主;烂火要加上硼砂、瓷屑、猪牙皂荚、花椒等物;飞火要加上朱砂、雄黄、轻粉、草乌、巴豆;劫营火则要用桐油、松香。这些配方只是个大概。至于焚烧狼粪的烟白天黑、晚上红,迎风直上,以及江豚的灰还能逆风燃烧,这些都只是传闻,必须先得经过试验,亲眼看一看,才能详加说明。

  硝石

  硝石这种东西,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中国只有西北部才出产。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有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水气蒸发,出现在地面。近水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因为它入水即消溶,所以就叫硝。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内,隔天扫地也可扫出少量的粗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产的叫做土硝。把刮扫来的粗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得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水再煮。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熟后,再倒入盆中,经过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结晶,这叫做盆硝。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药的功用相同。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干,多的就要放在土锅中焙。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摩擦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入。硝焙干后,时间久了又会返潮,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去的。

  硫黄

  硫黄和硝配合好之后,才能使火药能够爆炸。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产硫黄,硝石产量虽然多也用不上。因此中原地区对于硫黄是严禁贩运的。大炮点火,要用硝和木炭末混合搓成导火线,不要加入硫黄,不然引线导火就会失灵。硫黄很难单独碾碎,但是如果每两硫黄加入一钱硝一起碾磨,很快就可以碾成像尘一样的粉末了。

  火器

  西洋炮是用熟铜铸成的,圆得像一个铜鼓。放炮时,半里之内,人和马都会吓死(在平地点燃引线时装上可以使炮身转动的机关,转到一个缺口才停下来。炮手点燃引线之后马上往回跑并跳进深坑里,这时炮声在高处爆响,炮手才不至于受伤或丧命)。

  红夷炮是用铸铁造的,身长一丈多,用来守城。炮膛里装有几斗铁丸和火药,射程二里,被击中的目标会变得碎粉。大炮引发时,首先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炮位必须用墙顶住,墙因此而崩塌也是常见的事。

  大将军、二将军(是小一点的红夷炮,在中国却已算是个大家伙了)、佛郎机(水战时装在船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藏在泥土中,用竹管套上保护引线,引爆时冲开泥土起到杀伤作用,地雷本身也同时炸裂了。这便是所谓的“横击”,是因为huǒ药配方中硫黄用得较多的缘故(引线要涂上矾油,引线入口处要用盆覆盖)。

  混江龙:用皮囊包裹,再用漆密封,然后沉入水底,岸上用一条引索控制。皮囊里挂有火石和火镰,一旦牵动引索,皮囊里自然就会点火引爆。敌船如果碰到它就会被炸坏,但它毕竟是个笨重的家伙。

  鸟铳:约有三尺长,装火药的铁枪管嵌在木托上,以便于手握。锤制鸟铳时,先用一根像筷子一样粗的铁条当锻模,然后将烧红的铁块包在它上面打成铁管。枪管分三段,再把接口烧红,尽力锤打接合。接合之后,又用如同筷子一样粗的四棱钢锥插进枪管里来回转动,使枪管内壁极其圆滑,发射时才不会有阻滞。枪管近人身的一端较粗,用来装载火药。每支铳一次大约装火药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点火时不用引信(岭南的鸟铳制法,也有用引信的),在枪管近人身一端通到枪膛的小孔上露出一点硝,用锤烂了的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准目标,右手扣动扳机将苎麻火逼到硝药上,一刹那就发射出去了。鸟雀在三十步之内中弹,会被打得稀巴烂,五十步以外中弹才能保存原形,到了一百步,火力就不及了。鸟枪的射程超过二百步,制法跟鸟铳相似,但枪管的长度和装火药的量都增加了一倍。

  万人敌:用于边远小县城里守城御敌,有的没有炮,有的即使配有火炮也笨重难使,万人敌便是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机动武器。硝石和硫黄配合产生的火力,能使千军万马炸得血肉横飞。它的制法是:把中空的泥团晾干后,通过上边留出的小孔装满由硝和硫黄配成的火药,并由人灵活地增减和掺入毒火、神火等药料,压实并安上引信后,再用木框框住。也有在木桶里面糊泥并填实火药而造成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用泥团就一定要在泥团外加上木框以防止抛出去还没爆炸就破裂了。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把万人敌抛掷到城下。这时,万人敌不断射出火力,而且四方八面地旋转起来。当它向内旋时,由于有城墙挡着,不会伤害自己人;当它向外旋时,敌军人马会大量伤亡。这是守城的首要武器。凡能通晓火药性能和火器制法的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武器发明还不到十年,负责守卫疆土的将士们都应密切关注其中的技巧原理呀!